本报讯(通讯员王德生记者苗家生)由辽宁省果树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全国李杏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成果对加速山区综合开发尤其是对西部大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辽宁省果树研究所从1979年开始组建“全国李杏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协作组,先后有60个农业科研、教学和生产部门共20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历时20年。科研人员深入到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8个县(区、旗),850个乡镇,行程40多万公里。该项目规模之大、地域之广,实施时间之长,特别是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国内外同类研究项目中尚属罕见。广大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基本查清了我国李杏种质资源的底数,比以前公认的多出2400份;在我国首次发现了野生樱桃李以及李杏的一些新种、新变种、多倍体、嵌合体和珍稀特异的种质资源;在世界上首次查到了欧洲李的自然野生群落,并证明其原产于我国新疆,进而否定了百余年来流传于世的关于欧洲李起源的假说;详细鉴定了我国735份李和1400份杏的种质资源;在国内首次明确了我国李的南北分布界限,确定了我国杏的地理分布范围,比以往记载的区界向南扩展了4度纬度,还纠正了全世界杏栽培品种生态群的划分,并首次绘制出我国李杏的实际分布图。这一项目的实施还丰富了国家果树种质熊岳李杏圃保存的李杏种类和数量,使其居于世界首位,成为我国李杏种质资源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生产示范及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的中心。
参与此项攻关项目的科研人员编辑出版了《中国果树志》李卷和杏卷,不仅描述记载了我国91.1%的李和70%的杏的特征特性,而且还论述了我国李杏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起源、演化、传播和栽培历史,这是世界上首部李杏科技专著。
在这一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发推广了一批李杏优良品种,促进了我国李杏生产的良种化和产业化。据有关资料显示,已在我国19个省份建立了40处李杏良种丰产栽培示范园,累计推广李杏良种377.5万亩,增产李杏2265万吨,获经济效益82.1亿元。